希望之履专项基金: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有鞋穿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成立了“希望之履”专项基金,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有鞋穿,走好路,健康快乐地成长。捐助两百元,就能抚平一个孩子一年的求学之路。 一双鞋,不过百元,是富裕地区孩子一周的零花钱,是平均收入水平的成人一天的工资。[详细]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成立了“希望之履”专项基金,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有鞋穿,走好路,健康快乐地成长。捐助两百元,就能抚平一个孩子一年的求学之路。 一双鞋,不过百元,是富裕地区孩子一周的零花钱,是平均收入水平的成人一天的工资。[详细]
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贫困地区和特困家庭、单亲家庭、孤儿院、幼智学校的青少年儿童因家境贫困,支付不起昂贵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费用,使得特殊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救治和心理干预,造成症状越来越重的不良后果。[详细]
“友成大学”是由友成基金会发起的创新型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机构。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为政府、企业与社会培养社会创新人才和建立公益发展研究智库。它以导师指导下的基层实践作为主要教育方式,实施传统大学无法提供的全人素质教育。[详细]
友成民间灾害应对支持中心(简称“灾害应对中心”)是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灾害管理的平台式部门。中心利用创新的灾害管理理念,建立社区为主导的灾害管理服务体系,以防灾减灾教育和灾害治理为切入点,通过支持社区公益机构成长等活动,降低灾害对社区居民的影响。[详细]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关注残疾人权利问题,并结合自身情况,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使广大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各项权利得以实现、各种权益得到有效保障。2006年12月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向国际社会做出履行《公约》义务的庄严承诺。[详细]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继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之后,又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残疾人专项社会调查,是国家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残疾人同全国人民共赴小康社会将产生深远影响。[详细]
我国有8296万残疾人,他们是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群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将残疾人事业科技创新和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技术融入国家科技和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科技部与中国残联共同致力于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共性关键技术、残疾人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支撑体系、残疾人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创新模式等在内的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建设的研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