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长江和海,谁在上海人心中更重些 | “不吃竹子的大熊猫”同样需要被守护
· 科学家和大妈的眼中,怎样的淡水鱼最好吃? | 十年后,还能否在鄱阳湖渔舟唱晚?
· 爱你,从三岁开始——ITS长江计划考察队武汉站记 | 大江城武汉的八条通途
· 水能“活”多久? | 一步一城,长江的巡守者
· 一家两代重庆人的长江守护 | 索道上的重庆,索道下的长江
· 没有数据和行为支撑的公益,只是理想主义 | 长江水系出好酒,水与风土的对话
· 票选长江源最萌物,赢长江源明信片 | 90后的非文艺青年,却也为她去行走
· 水与美食,如此暧昧 | 什么人在坚守长江二十年
· 不伤她的心,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 长江源的水能不能直接喝?
· 五一你去哪儿?有的地方去不得 | 除了雪豹,长江源还有什么
· 尼泊尔震后的玉树,5年记 | 启程,玉树——“长江计划”在玉树通天河正式启动
#ITS带你看见未来--长江计划# ITS长江计划考察队经过6380km的跋涉,终于来到最后一站——“魔都”上海。从纯净朴素的长江源头唐古拉山,到繁花似锦的长江入海口城市上海;源头 的每一滴水,汇集到这里,也汇集了沿路的许多故事。这里就是长江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的文明,号称“生命之土”的上海水下三角洲近2000年来不断地在河口 南岸边滩以40年1公里的速度向海推进。
#ITS带你看见未来--长江计划# 长江与大海亲吻,碧水与蓝天相抱。长江浩浩荡荡地汇入东海。长兴岛,是由长江泥沙在入海口沉积而成的沙洲,位于长江入海口南支,将长江南支分为南北两港。夕阳西下,晚霞如火,我们取了水样检测,这大概是考察队行走长江行程中的最后一次了。
#ITS带你看见未来--长江计划# 上海外滩是旅客必到之处,身后是曾经纸醉金迷的万国建筑群,旧上海风情仍旧动人;在黄浦江的对岸,是象征着最新、最国际化的上海浦东,灯火璀璨,光艳耀 目。奔波了一路的考察队在降临的夜色中有点不愿意返回休息,看起来我们的行程快到终点了,可是沿途的志愿者站点的工作却还刚刚开始。
5月22日 南京微直播(05-22)
5月21日 湖口-南京微直播(05-21)
5月20日 湖口微直播(05-20)
5月19日 武汉微直播(05-19)
5月18日 宜昌-武汉微直播(05-18)
5月17日 宜昌微直播(05-17)
5月16日 重庆-宜昌微直播(05-16)
5月15日 重庆微直播(05-15)
5月14日 泸州-重庆微直播(05-14)
5月13日 泸州微直播(05-13)
5月10日 香格里拉-攀枝花微直播(05-10)
5月9日 香格里拉-长江第一湾微直播(05-09)
5月7日 西宁-香格里拉微直播(05-07)
长江养活了三分之一的中国人,他们倚赖长江生活,每天也在与长江发生着故事。ITS长江计划考察队,一路前行一路看见,看见他们,也匆匆看见那一刻,他们与长江的交响。
卓玛:长江源上的过客
玉树到格尔木,沿着山路,海拔不断升高,气温不断下降。缺氧和寒冷的高原,让每一步的行走都变得很困难。取景中,我们的车停下,河流边来了两辆摩托车,停车,取水,我们也走了过去。
她的眼睛很美,亮且通透。天气寒冷,她裹得非常严实,就只剩下那一双清澈见底的眼睛在寒风中转。
……
对于卓玛而言,她不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不知道长江源的水质如何,不知道她的水生活目前因为环境的改变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长江,我们在路上#
2015年5月22日
余阿婆住在延安中路,现在搬到了楼房里,她更怀念在弄堂里生活的日子:“徐志摩和陆小曼就曾经住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对于上海,她的记忆里都是柔软和让人自豪的东西。
你觉得上海离江更近,还是海?”
“那还是江。海是要出去的东西,江是进来。”老上海人对长江的认识简单而直接——江,是自己的,而海,终究要出去。
坐拥黄浦江却也曾缺水
作 为长江入海口城市的上海,长江每年从上游夹带着大约5亿吨泥沙奔向东海,作为长江沿线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上海人高标准的生活质量一直令不少国人羡慕。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但却“共饮长江水”,上海先天水质条件却并不算好。2013年3月,上海黄浦江松江段水域大量漂浮死猪的情况震惊全国。上海 的水质,再次被摆上桌面。【点击查看更多】
#长江,我们在路上#
2015年5月21日
南京,是“水中大熊猫”长江淡水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长江南京段江豚每平方公里就分布0.1409头江豚。
这几年,南京一直都是长江江豚的“避难所”,它们的存在和保护,也成为了考验南京长江水质保护情况的重要晴雨表。
5月21日,在这个充满爱意的日子,ITS长江计划南京站的科学志愿者活动在入选过“全球最美书店”的南京文化地标“先锋书店”开启。
今天的志愿者来自成 立16年的南京晓庄学院自然之友协会。
“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是他们的宗旨,而在他们所做过的一系列活动里,对江豚的保护,格外引人注目。[详细]
“ITS带你看见未来-长江计划”科学志愿者招募
14亿中国人中或许只有千万分之一才会从长江源头走到长江入海口。
现在,我们邀请你一起出发,丈量这6380公里,用223天来聆听长江奔流的水声。
2015年4月,Intertek天祥集团(ITS)将响应《南方周末》的号召,重走长江路。
这一路,需要你的共同参与。
让我们共同丈量长江
《南方周末》对长江的持续关注和报道牵动着读者的心,而Intertek也将响应《南方周末》的号召,
贡献全球130年检测认证经验和专业知识,共走长江,开展多场科学检测活动。
同时,我们征集科学志愿者定期检测长江水质情况,观察长江流域的最新变化。
Intertek进入中国26年来一直关注中国环境发展,也在服务过程中专门制定企业社会责任策略并付诸实践,
将环保理念和行动计划融入各地区业务经营中,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
拥有科学探索的热情;
对环保和长江有浓厚的兴趣;
有科学严谨精神;
对生活充满激情……
你需要完成什么任务?
抽取长江水样本,定期检测长江水质并记录相关数据。
假如你对长江计划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做什么?
如果你生长于长江边,是长江多年变化的见证者;
如果你对长江充满深情,拥有独特的长江情结…
也可以联系我们,分享你与长江的专属故事,我们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心系长江的人。
你可以获得什么?
Intertek希望与你共同完成的不仅仅是一份志愿者工作,任务结束后,你将收获:
水质检测便携基础仪器;
有用有趣的检测知识;
从未体验过的科学实验经历;
公益项目证书和纪念品;
还有,可能影响着你三观的志愿经历。
以严谨的细节呈现母亲河现在的样子,以深刻的观察探视当代中国人生存状况的横断面,
这一段环保征程,你,是其中重要一员!
纵使是千万分之一的机会,我们认为,也非常值得去争取!
顺流而下,领略长江,
这里(联系方式:changjiang@infzm.com或DR@intertek.com )等待你的加入。
Intertek
2015年4月
![]() |
责任编辑:李洁羚 时间:2015-04-21 | 分享到: | 公益首页 | 回到顶部 |